发布时间:2024-10-23 15:45:14    次浏览
五金2023年,我国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复苏。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商务部的相关数据,2023年我国GDP达1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3.0%,对外贸易额也呈小幅下滑态势,相比之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15万亿元,增速达7.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作为刚需行业,餐饮行业2023年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餐饮行业收入达52,890亿元,首次步入五万亿大关,同比增长20.4%,增速高于其他消费领域。
餐饮大盘不断扩容的背后,反映着消费者对餐饮消费支出的积极态度。据红餐产业研究院“2024餐饮消费者大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有半数被访者认为其餐饮消费支出有所增加,同时,有38.1%的被访者预期未来一年的餐饮消费支出还会继续增加2024中国餐饮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而随着餐饮企业对食材采购、物流配送、食品加工等供应链环节的需求日益旺盛,供应链企业也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餐饮供应链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并预计在2024年突破2.6万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总体而言,在宏观市场复苏的大背景下,餐饮消费端高涨的热情必将催生对餐饮供应链各环节的旺盛需求,餐饮产业势必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唐欣院长表示,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餐饮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品牌之间不仅要拼产品品质、还要拼服务、拼营销、拼速度。品牌、供应链、加盟商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各司其职,可以使各方专注自身核心业务,提升整体竞争力。
这种分工协作模式不仅能提高整个餐饮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完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最终促进行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餐饮产业上下游现已形成了紧密的协同关系。在餐饮行业突破5万亿元大关的同时,餐饮产业上游的许多供应链企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不仅在营收上实现了稳步增长,还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观察这些表现优秀的供应链企业,唐欣院长认为,抓住风口赛道是这些餐饮供应链企业异军突起的不二法则。这些风口有可能是餐饮行业的某些热门品类/赛道,也有可能是餐饮业中表现优异的品牌或企业。例如,借助大热的火锅赛道,一众复合调味料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饮品赛道的火爆,也推动了饮品供应链企业的业绩增长。
餐饮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冷链物流的高效运作。唐欣院长认为,高效的冷链物流不仅可以缩短食品的流通周期,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降低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将促进餐饮行业的创新,推动餐饮企业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产品。
在餐饮产业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冷链物流行业也在快速发展。据中物联冷链物流专委会统计,2023年我国冷链需求总量预计达到3.5亿吨,同比增长6.1%;冷链物流总收入预计达到5,170亿元,同比增长5.2%。在冷链需求逐步企稳回升带动下,冷链相关物流基础设施也在加快发展。2023年冷藏车保有量预计达到43.1万辆,同比增长12.8%;冷库总量预计达到2.28亿立方,同比增长8.3%。
在十四届全国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强调。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预计分别达到85%、30%、85%;并将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唐欣院长认为,未来,在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加持下,全国餐饮行业将进一步打破流通壁垒,餐饮产业的发展将会更有保障。
在餐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预制菜是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有力抓手。对此,唐欣院长表示,随着预制菜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预制菜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被激发。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等五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等进行界定。唐欣院长认为,这将有利于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未来,随着餐饮连锁化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餐饮品质要求的提高,餐饮企业对预制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会倒逼预制菜产业加快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品质。而随着冷链物流、智能仓储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教育的逐步深入,预制菜则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规模的普及。
最后,唐欣院长还针对餐饮行业消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他指出,在消费红利持续释放的大背景下,年轻一代对餐饮的消费理念正发生深刻变化。
在生活压力下,年轻一代形成了更加理性、审慎的消费理念,而良好的教育和发达的网络平台则使他们得以透过品牌效应,看到产品的真实价值。在种种原因的复合下,年轻一代呈现出反向消费的显著特征。
年轻一代的反向消费理念对餐饮产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餐饮企业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受益于财政转移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年轻一代“逃离北上广”的浪潮仍在持续,部分传统人口流失省份在2023年迎来了人口回流,例如辽宁省净流入8.6万人,吉林省净流入4.3万人。
面对广阔的下沉市场,唐欣院长认为,餐饮企业应进一步关注三、四线城市的普遍特征,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调整产品定价,提高品质和服务水平。同时,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餐饮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针对不同年龄代际餐饮消费调研数据,00后的消费者相较其他年龄段消费者,更加注重餐饮产品的外观和价格,而对卫生和地理环境的重视程度则相对较低。此外,辣味在消费者中的受欢迎程度有所提升,非传统吃辣地区人群消费辣味食品的频率也在不断提高。
对此,唐欣院长指出,餐饮企业应当及时把握目标群体消费倾向的转变,迎合趋势及时调整产品,保障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例如,2023年酸汤火锅、成都砂锅菜等走红的背后,就是餐饮产业上下游企业基于对消费者口味和消费需求深刻洞察下的结果。
从去年五一期间的“淄博赶烤”到今年“哈尔滨旅游热”“天水麻辣烫”的爆火出圈可以看出,热点事件是产业实现短期爆发性增长的重要契机,而餐饮和旅游的结合成了名副其实的“热点制造机”。
近两年,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复苏,城市餐饮消费也得到显著增长。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2024年春节期间,部分省市餐饮消费相较上年取得了较大增幅。据此,唐欣院长指出,餐饮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热点事件营销,乘上旅游业复苏的东风,推动餐饮和旅游之间的相互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精准地理解和运营人群资产已成为商家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唐欣院长指出,当今消费者行为已逐渐趋于理性,餐饮产业的企业必须精确划分目标用户群体,洞察不同群体消费倾向和需求差异,采取定制化、差异化的运营策略,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经济全面复苏的大背景下,餐饮产业势必将迎来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餐饮企业需要持续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