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5-02-24 18:53:21    次浏览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五金2024年以来,市文广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和习总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大力推动文化出彩、旅游出圈,把文旅热有效转化为消费热、投资热、经济热,走出一条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进阶之路”,文旅业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常州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聚焦文旅市场复苏、产品业态创新、服务效能提升,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体系,全力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全市文旅产业整体规模稳步扩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大集团龙头带动、中小企业专业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的重要增长点。全年51个“532”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134.8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2.37%;招引各类文旅项目超100个,总投资超30亿元;更新文旅设施设备38台/套,拉动投资超7000万元;全年重点景区接待游客、营收分别增长16%和11.5%;45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接待游客突破2800万人次,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文旅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以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老城厢复兴发展等战略为引领,加快打造“串点成线、组点为面”的文旅项目集群,大观楼、止园、天目湖动物王国文旅综合体等文旅新地标开工建设,东方侏罗纪、三星村国家遗址公园等省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季子文商旅农综合体-舜山康养小镇、大庙弄片区历史风貌改造、蓝海豚文化艺术街区、万象城文旅休闲街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季子文化展示中心、亚细亚影视城改造等项目如期竣工,持续增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后劲。不断提升财政金融政策精准性、针对性,焦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项目获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年度投资2亿元,11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名录(数量全省第二,投资全省第一),6个项目获省旅游发展基金9500万元,31家企业入库“苏旅贷”,已发放8500万元,下达省、市专项资金近1500万元支持文旅项目建设,有效发挥投资对优化文旅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加强对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发展任务的统筹,进一步深化完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常州段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常州市旅游休闲城市发展规划》,形成一批融入扬子江城市休闲旅游带、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沿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桥头堡”,“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特质更加鲜明,“左右逢源、南北贯通”战略地位充分彰显,推动长三角文旅中轴、休闲度假中心建设蓝图变为美好实景。一体抓好大景区、大平台、大载体建设,积极推动老城厢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宁郑陆镇设立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工作,认定13家新一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灵通展览、嬉戏族集团创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灵通展览“模块化文旅展览展示装备技术提升”案例入选国家文旅装备技术优秀案例,茅山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目的地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入选“2024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溧阳蝉联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助力形成更多人产城相融的“生活秀带”“发展绣带”。

  认真落实“应保尽保”系统保护理念,统筹抓好地域文明探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工作,焦溪古镇列入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例证名单,寺墩、三星村、金坛土墩墓群入选江苏省考古遗址公园名录,发掘出土大上方村遗址、茭蒲巷遗址等一批重要遗存,国有收藏单位文物盘库建档工作全面完成,前北岸明代楠木厅、逸仙中学旧址等修缮展示工程顺利推进。文博游、研学游、非遗游热度持续攀升,常州三杰纪念馆等4家文博场馆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举办“寻龙·读城——中国龙文化与龙城常州”“常州宋人生活美学展”等高质量原创性展览,“寻龙·读城——中国龙文化与龙城常州”特展入选2024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常州地域文明探源”研学线路入选全国文化遗产研学优秀线路,“江南水乡·斗米尺布”“新四军东进北上”“百年工商”等入选江苏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4人入选国家级第六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6个项目入选江苏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家单位获评省级非遗创意空间,86人晋级为市级第五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常州非遗在“运河遇·鉴”常州(法国)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中精彩亮相。

  积极转变艺术创作生产理念,优化完善国有文艺院团考核制度,加快建立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力构建巡演驻演、线上演出、旅游演艺等相结合的新格局,成功打造以“常州文艺精品展演季”等为代表的品牌艺术活动、以“207小剧场”等为代表的特色小剧场,培育形成多点、高频、流动的艺术新景观。原创性文艺精品、优品、新品加速涌现,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入选全国演出市场“双效统一”十大精品项目,滑稽戏《万象归春》获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锡剧《一只古董碗》参加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中篇弹词《东方红一号》入围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和文学奖,8件作品入选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8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创历史最好成绩,“水色华章—中国水彩艺术国际交流展”赴德国柏林展示。

  全域整合、高效调度各类服务资源,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建成16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16支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43家“秋白书苑”服务效能进一步释放,常州博物馆、常州图书馆等重点场馆实行延时开放服务,全面完成智慧广电乡镇(街道)建设任务,溧阳市龙峰村入选“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武进区图书馆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服务阅读推广项目。一体抓好行政审批服务、公共交通服务、惠民便民服务,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全域公共交通免费乘坐、旅游直通车、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等服务设施网络,“常行常乐,畅享常州”常享游交旅融合服务体系获评全国交旅融合发展示范案例,“百园百馆”数字地图正式上线,在全国星级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全省文旅政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的佳绩,高水平承办全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推进会,为游客带来主客共享、耳目一新的文旅体验。

  以文商旅融合发展为统领,聚焦年轻态、活力范、时尚感等新趋势,加快建设主客共享、多元融合的消费新空间,打造青果巷、三堡街、大庙弄等一批传承性好、体验性强、传播度广的文旅休闲街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滨湖片区创成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持续巩固和增强文旅消费回升向好态势,助力文旅消费步入场景化、年轻化时代。持续培育常州文化广场、常州三杰纪念馆、秋白书苑等主客共享的文旅新空间,“龙城喜剧周”“大运河文旅戏剧周”等品牌演艺活动广受追捧,创新推出“非遗养生局”“老字号奇妙夜”等非遗主题消费体验,让市民游客充分感知文化、体验文化、乐享文化。大力开发富有文化底蕴的“新中式”旅游产品,文化文博场馆开发创意展览、城市研学等互动性项目,主力景区推出沉浸式表演、光影夜游等定制化产品,特色乡村举办“村BA”“四季村晚”等高人气活动,焕新版“半园·珍珠塔”带来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双重享受”。成立常州乡创(乡村旅游)主理人联盟,举办“首届常州乡村文旅运营规划设计邀请赛暨2024常州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营”,积极培育提升乡村休闲度假新入口,以观田园风光、品农家美食、住特色民宿等为代表的“赏秋经济”持续升温,茅山东方盐湖城、天目湖“青春不夜桂林村”等5个项目入选“2023-2024江苏文旅消费热力观察优秀案例”,助力形成一批高品质、高人气文旅新景观。

  致力打造最懂年轻人的“青春乐都”,构建全市文体旅重大活动“一盘棋”格局,全年累计举办营业性演出超1.8万场次(其中,大型演出活动23场次),吸引各地乐迷近70万人次(30周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超过75%),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近40亿元,“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奏响“青春乐都”最强音,太湖湾音乐节跻身长三角最具规模、最具市场号召力的“顶流音乐节”,常州蝉联全国音乐节城市票房之首,太湖湾音乐节等3个案例入选2024年“水韵江苏”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优秀案例,演出演艺产业成为带旺城市文旅的重要力量,有效带动客群年轻化、消费多元化。举办“龙年游龙城”、“2024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常州,一座线常州文化旅游节”、“美好如常”文旅惠民行动等系列活动,推出主题“音乐巴士”等聚人气、显活力的文旅风景线,“常州,一座真有理想的城市”线亿,有效扩大常州文旅传播覆盖面、触达率,带动“青春乐都”、“理想之城”等IP火爆出圈。充分整合新兴产业、头部企业、核心产品、特色场景,携手理想汽车开展“开启理想之旅,共赴美好生活”营销推广活动,以1.25亿元文旅消费补贴撬动汽车及文旅消费超65亿元,常州跻身国庆假期全国订单和消费增速最快的十大目的地,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文旅消费链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习文化思想作为重要任务,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对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印发《2024年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建和纪检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持续优化党务干部队伍结构,全年完成11家基层党支部换届工作,对2名党支部进行任命调整,举办党务干部党员培训班。严格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全年发展党员6名,按期转正5名。优化提升“文旅大讲堂”“书香党建”“红领带联盟”“青春畅享荟”等平台载体,组织举办全市讲解员技能竞赛,用好“常州三杰”红色资源和实境课堂,建立“红色讲解员”师资库。积极拓展机关党建专栏、红色直播间等新型数字化阵地,走进“先锋服务直通车”举办“促消费 贺新春”专场新年首播活动。积极向上推荐先进典型,1人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员,1个基层党支部被评为市级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加大拔尖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一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人才,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1人,省紫金文化优青1人,多名人才获全国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中餐服务一等奖、西餐服务三等奖、江苏省第六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优秀讲解员等国家级、省部级重要奖项。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制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年度工作要点,定期研究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与文旅场所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引导文旅企业开展文旅行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落实安全生产经营自查自纠、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和演练,确保安全防范工作职责到人、措施到位。

  紧盯关键领域,持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开展校外艺培机构“起底式、全覆盖”大检查,着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组织开展全市40家A级景区和27家星级饭店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问题整改回头看;开展旅游包车检查、不合理低价游等专项整治,从源头消除隐患。紧盯关键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旅场所亭廊棚专项整治”“A级旅游景区防雷安全专项检查”“A级旅游景区旅游设施专项整治行动”“A级景区、重点文博场馆硬隔离设施排查建设”等工作;针对大型演唱会、太湖湾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密切协作,做好现场安全管控;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日,汛期、暑期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专项安全督查。紧盯关键人员,重点抓好文旅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的宣教培训,召开全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4次,组织全市A级景区专项安全培训2次,切实提高企业主体安全管理本质水平。

  2025年,将聚焦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让文旅资源活起来、业态多起来、消费热起来,更好发挥其稳投资、促消费、扩内需的杠杆作用。

  一、创新一批融合模式,加快发展首演、首展、首秀等“首发经济”,布局打造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消费空间,推出覆盖多领域、多业态的城市综合消费补贴。

  二、建好一批项目载体,建设恐龙星球、天目湖动物王国文旅综合体等项目,提升青果巷、前后北岸等历史街区文旅功能,推动老城厢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三、打造一批特色场景,培育“音乐+”、“赛事+”、“乡村+”、“文博+”等消费新场景,深化与头部产业品牌的联合营销,办好常州文化旅游节和东坡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四、优化一批服务举措,推动图文博美等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延时开放,推广多语种标识、境外卡支付等入境旅游服务举措。